安徽网池州消息 “喳喳喳,喳喳喳……”在高高的电网铁塔上,鸟巢里传出一阵阵欢快的歌声。
“这里面是正在繁殖的喜鹊,‘鸟巢观察点’的标牌装好后,你就是它们的守护者了,要定期进行巡视,及时反馈情况……”汪湜向国网池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线路运维人员吴春林说道。
4月23日,在池州市贵池区梅龙街道桐梓山村的水田和鱼塘中,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的志愿者正在巡视220千伏输电线路,为守护铁塔鸟巢安装“爱心标牌”,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让鸟儿安心孵化和育雏。
每年3至7月份,大部分鸟类进入繁殖期,也是鸟类筑巢高峰期,保护卵和雏鸟是亲鸟的本能,诸如喜鹊、珠颈斑鸠、黑领椋鸟等留鸟,它们平时习惯将鸟巢建在高大树木顶部的树杈上。然而,梅龙街道桐梓山村的田野里,没有高大的树木和林地,只有鱼塘、农田和沼泽地,这里有鸟儿所需的大量食物,每天都有许多鸟儿飞来飞去。
“我们有两条输电线路经过这片田野,铁塔成了鸟儿筑巢安家的首选之地。”据吴春林介绍,每年鸟类筑巢频繁期时,他们都会增加对线路的巡视频率,大多是将杆塔上的鸟巢进行拆除或移位,但总是反反复复,难以实现预期效果。现在,他们通过提前在杆塔绝缘子正上方安装占位器、引流板和太阳能电子监控等方式,并采取挂牌专人监护措施,既有效避免了鸟粪引起输电线路闪络故障的发生,又保障了鸟儿正常栖息和繁衍,最终实现鸟类和电网设备“双安全”。
连日来,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对池州供电公司所辖变电站及输、配电线路的鸟类筑巢繁殖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类制定科学、专业的处置措施,建立“鸟巢观察点”台账,目前已现场安装“爱心标牌”26块。通过“定人、定巢、定时”巡护,收集鸟类习性等信息,分析相关规律,研究相应对策,更好地促进鸟线和谐共生。(通讯员:彭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