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警察不退,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在防控疫情的一线,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警营里的老交警们用自己的奉献、坚守和执着,为疫情防控发挥着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我是一名老党员,哪里需要去哪里!”
“妈,我在上班,不能回家陪您过年了!”在防疫一线执勤的休息时间,机动大队的二级警长王锟拔通了86岁老母亲的电话。
“你不要担心我的,一切以工作为重!” 因腿部摔骨折、一直卧床的老母亲乐天派地说:“你也要平平安安的!”
从警33载,王锟把所有的时间、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公安交管事业。无论是上路巡查,还是处理交通事故,他始终坚守在线。疫情面前,58岁的王锟冲锋向前,是一线执勤岗位最年长的交警,侃称“最年长的逆行者”。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王锟给大队领导打电话,主动请缨:“我是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哪里需要去哪里!”
在岗期间,经过沪渝高速公路九华山道口的车辆虽然不多,但王锟克服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佳的困难,始终站在高速道口,以身作则,带领年轻的交警同志严格遵守疫情期间车辆、人员盘查规范,主动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做到逢车必查看、逢人必询问,连续12个小时的班,除了吃饭,他基本上就没坐下过。王锟在执勤的休息时间,每天会给老母亲打一个平安电话,恪尽职守,坚如磐石,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能让大家安安心心地在家办业务,也是为防疫出了一份力!”
今年57岁的张禄是车管所档案岗主任。车管所领导考虑到张禄年龄较大,就没有安排他到一线防疫岗位工作,但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张禄再也坐不住了,看到同事们每天忙碌的身影, 张禄主动请缨,每日坚持到所里上班,接听群众电话,悉心解答群众疑问,一遍遍地告知市民“交管业务可以网上办、自助办、延期办”,并且耐心地告知市民如何办理,积极为群众提供服务便利。一天下来,张禄声音沙哑,却总笑着说“年龄大了,动动嘴皮子的力气还是有的!能让大家安安心心地在家办业务,也是为防疫出了一份力!”
张禄的妻子去年下半年右手和胸骨摔断,生活自理不太方便,张禄每天早上把妻子的衣服穿好,把妻子的早、中饭做好摆在火桶里,再火急火燎地赶去上班 。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上下班没有迟到、早退过一次,每天在系统中搜索长期在池的湖北牌照车辆,及时与兄弟单位配合,认真核查确认湖北籍车辆安全后,打电话通知车主,为车主发放“车辆已核查”纸质标签,并及时张贴在车辆挡风玻璃的醒目位置,引导广大市民理性放心对待,避免引起群众恐慌。自1月24日以来,张禄和车管所的同事们每天接听答复12123电话约50个、固定答疑电话60个,每天12123网上办理各类业务约30笔,前台窗口特事特办为运送农产品车辆补办行驶证等业务共3笔,共核发核查标志2o个。
“非典时期我就在一线,我不怕,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您好,请您配合一下测量体温,记录好您的家庭住址和电话。”在236国道唐田白云(与东至县交界处)检查点,一位皮肤黝黑黝黑、眼睛里闪着光的老辅警和一群年轻交警们一样,一丝不苟地检查过往车辆,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这名就是工作了25年、有30年党龄、58岁的二大队殷汇中队辅警韩立富。
从1月27日正月初三,韩立富主动请缨“非典时期我就在一线,我不怕,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来到236国道唐田白云检查点,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他和同事站岗执勤,除了承担驾驶人、乘客的检测筛查工作,还要加强辖区巡逻管控,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筑牢第一道防线,每天查车达200余辆次。除了白班,韩立富还主动参加了夜班,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下霜的冬夜,室外降到零下几度,寒风凛冽、寒气逼人,韩立富坚守在防疫一线工作中,每检查完一辆车子,都会为司机朋友送上一句问候:“请戴上口罩,关好车窗。祝您一路顺风!”凌晨冻得瑟瑟发抖时,韩立富会和年轻的交警兄弟们一起蹦蹦跳跳,搓搓手。因为怀惴一颗赤诚的热心,所以寒冷在他面前也不觉得冷;因为把所有心血投入公安事业,所以青春永远不褪色……
虽然年华老去,但初心不改;虽然警容会老,但警魂永驻;虽然脸上多了几道皱纹、头发上洒满了白雪,但心中的满腔热血一直澎湃……在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大家庭中,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老交警,用自己的平凡行动诠释着忠诚,向你们致敬,为你们点赞!(通讯员 吴晓燕 高姗 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