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今年以来,贵池区棠溪镇将品牌强农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抓地标产品注入品牌创建活力,建溯源系统优化品牌创建环境,注新标延伸品牌创建内涵,地标产品西山焦枣“普哥”品牌重新焕发活力,区域化农产品品牌“名棠”重磅推出,“春台岩集”一村一品串珠成链、连点成片,为棠溪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抓好品牌认证,重点培植精品名牌。西山焦枣近年来陆续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为了促进西山焦枣品牌化发展、扩大区域影响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枣农可持续增收,经过棠溪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今年9月份赵普及“普哥”品牌运营团队决定将“普哥”品牌无偿让渡给棠溪镇人民政府,作为西山焦枣的商标,也是棠溪镇接下来重点培植、推广的精品品牌商标。
建立溯源系统,优化品牌创建环境。通过对老树龄枣树赋予追溯码,来实现“一物(焦枣等级)一码”的产品身份标识,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查看该产品的基础信息、加工全纪录(监控视频)、关键环境数据、检测报告等内容,并关联购买链接。溯源系统不仅能推动西山焦枣产业标准化建设、提升西山焦枣的品牌形象,不断向市场和消费者传达“溯源即正品”、“有码放心购”的品牌创建思路,以此来吸引更多焦枣企业和农户加入“溯源大家庭”。
发挥耦合效应,延伸品牌创建内涵。棠溪农产品之类众多,一村一品甚至一村多品,例如西山焦枣、高山茶叶、黑木耳、香菇、葛粉、黄精酒、中药材等,但由于村集体生产规模化水平不高,缺少标准化生产意识与品牌意识,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棠溪镇注册“名棠”商标,建立起区域农产品的品牌体系,推出“春台岩集”集合定制包装,根据农产品推出时令,不断更新“春台岩集”内包装产品种类,作为招商推介、品牌展销的“主角”,充分发挥区域品牌“名棠”的耦合效应,全面推进品牌助农、品牌强农。(通讯员:桂陈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