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为进一步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青阳县杜村乡坚持把建设“醉美杜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常抓不懈,不断细化工作方式,实现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再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整治人居环境多方共绘美丽乡村画卷
杜村乡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落实方案》,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主动查摆、举一反三,集中解决影响农村人居环境面貌的各类突出问题。在全乡范围内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大力推进“无垃圾、无污染、无违建”的醉美杜村创建。11个党组织召开支部大会,集中安排部署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协调各村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头”作用,统一思想,号召党员干部亮身份、做表率,冲锋在前,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破除卫生陈规陋习,共同营造“环境整治、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同时,按照人岗相适原则,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大作战”,各村有序组织、科学调配,让公岗人员找到了自身“定位”,工作中,广大公岗人员服从安排、听从指挥,聚焦重点区域,紧扣卫生死角,对各自村内主干道、沟旁和房前屋后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同时杜村乡党委、政府将本次人居环境专项行动纳入千分制考核重要内容,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方式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督查,实现“半月一督查,一月一参观,一季一考核”,定期对各村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打分,排名靠后的村进行通报批评,排名靠前的村分级奖励,既激励先进又鞭策后进加强督查考核,传导压力,巩固工作实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环境整治,乡村“颜值”再提升
宣传“动起来”。采取“线上 线下”联动模式,利用志愿者所在微信群,通过线下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积极招募老党员、离退休人员、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助力环境卫生治理,在辖区内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环境“靓起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志愿者按照“就近分配”的原则,分区域行动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使用扫帚、夹子等工具对村道、河道垃圾进行清除治理。同时,开展植树活动,进一步提升桥头“颜值”。
长效“活起来”。为在环境卫生治理工作中进一步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杜村乡按照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措施,进行“星级志愿者”等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广大志愿者参与到环境卫生治理当中,形成良好志愿服务氛围。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自己将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和全体村民共同努力,让杜村乡“颜值”更美、“底色”更亮。
夯实“里子”,创造乡村美好生活
2022年以来,杜村乡以“环境卫生清洁美、摆放有序整齐美、种树栽花绿化美、院落设计协调美、家庭文明和谐美”为标准,找准中心、创新思路,通过营氛围、激活力、保成效,引导全乡广大家庭成员开展创建“美丽庭院”活动,践行乡村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庭院典型。
“闲暇时养养花,别提多舒心了。”五阳村村民何明盛在他的“美丽庭院”里一边拨弄花草一边笑着说。空闲时何明盛把自己养的花草并把种植经验分享给左邻右舍的朋友们,带领大家的生活环境一起“靓”起来。
不仅人居环境美起来、乡风民风、文化生活都要美。“崇尚节俭,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杜村乡通过屋场夜话、文明实践等一系列贴近群众生活、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移风易俗理念传播到群众心中,在潜移默化中改陋习,在润物无声中扬新风。将环境整治纳入村委会议事和道德评议范围;此外,持续开展“好公婆、好儿媳”“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打造了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舞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场所(站),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树立文明乡风。(通讯员:孙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