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现在开车出门路面平稳多了,晴天灰尘少,雨天不泥泞,真是实实在在为村民办了件实事。” 近日,看到村里土黄色的泥路变成了灰黑色的路面,家住安徽东至青山乡青山村的村民朱华庭开心极了。
今年以来,青山乡以作风能力建设活动为契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创新工作思路,实施“两下两上”群众工作法,助推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服务能力。
走进北湾、竹林两个村民组省级美丽乡村点,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房屋,平坦笔直的柏油马路;夜晚的乡村亮起路灯,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玩耍,村民生活怡然自得……
然而,在推进省级美丽乡村点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村道硬化涉及面积占地、房屋拆除、征地补偿等各方面,需要与村民协商。村两委成员带着初步制定的工作方案,再次进组入户,听取群众意见。
近年来,青山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全面铺开“空心房” 拆除行动,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地”。在整治过程中,坚持“拆、建、管”并重工作原则,重点围绕公路、河渠沿线和村民集中居住点等区域进行,摸清底子、定好盘子、开出清单,推动生态大修复、建房大集中、面貌大提升。
“自从修了这条堤坝路,我经常来这条路上散步,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欣赏沿河岸的风景,心情非常舒畅。” 北湾组村民程柏水说。
据了解,青山村坚持问题为导向,村两委成员下组到户,与各网格员一道覆盖全村16个村民组632户村民,通过“板凳会”和群众座谈,初步收集民生类意见89条(一下);分类归纳汇总后,提请村两委会研究,初步制定2023年度要为群众办理的力所能及的10件实事(一上);村两委成员带着初步方案,再次下组入户,听取群众意见,根据群众诉求,在10件实事基础上再新增2件(两下);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2023年度拟定的12件实事提上会议讨论研究(两上)。
“群众最迫切反映的一定是最急于解决的问题。许多鲜活的例子能够说明‘为民办实事’若要办到心坎上,必须多听群众所反映的、多看群众所关注的。”青山乡党委书记饶来兵说道。
下一步,青山乡党委政府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常态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大力推行“两下两上”群众工作法,打通民情上达和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治理有力度有温度。(通讯员:殷菁菁 徐向曦)